c
混凝土灌浆料施工裂缝原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内因主要指在灌浆料初期硬化过程中,其内部会存在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外因是指温度裂缝、干缩作用等。 一、灌浆料裂缝产生原因 1.混凝土灌浆料的初始缺陷 混凝土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在混凝土灌浆料硬化初期,由于灌浆料的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灌浆料中会存在众多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通常把这称作混凝土灌浆料的初始缺陷。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灌浆料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会产生危害。 2.非荷载因素 当结构或构件的某一部分由于外部作用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灌浆料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因此,混凝土在荷载与非荷载作用下,都可以产生裂缝。对于荷载产生的裂缝,可以通过合理设计与施工来防止。而对于非荷载产生的裂缝,由于原因复杂,则很难处理和防止。一般常见的非荷载因素有温度作用、干缩作用、沉降收缩变形、塑性收缩变形作用等,在这些作用下,都会使混凝土灌浆料内部产生拉应力。 二、防止裂缝的措施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1)混凝土灌浆料的拌制和运输。(a)拌合灌浆料时,要准确掌握配合比,特别是严格控制用水量。控制好混凝土灌浆料坍落度,一般不宜过大在120±20毫米即可。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灌浆料温度。(b)混凝土灌浆料在出仓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淋水等现象,应缩短运输时间。 (2)混凝土灌浆料浇筑和拆模。因为灌浆料有自密实性,流动性,灌浆料在浇筑过程中可以用木棍辅助振捣,但是严禁用振捣棒振捣。浇注完毕后,表面要压实、抹平,以防止表面裂缝。尽量避开在太阳辐射较高的时间浇注,若由于工程需要在夏季施工,则尽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浇注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强度情况而定。混凝土在实际温度养护的条件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混凝土灌浆料中心与表面较低温度控制在25℃以内,预计拆模后混凝土灌浆料表面温降不**过9℃以上允许拆模。 3.养护措施 养护是大体积灌浆料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灌浆料内外温差,促进灌浆料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灌浆料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拆模后应立即覆盖保护,同时预防近期骤冷气候影响,以控制内外温差,防止灌浆料早期和中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灌浆料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人工的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灌浆料的开裂。